在抗美援朝这场大战里,志愿军前后派出了整整六个大军团,它们分别是13军团、9军团、3军团、19军团、20军团和23军团。这里面,除了23军团主要是去朝鲜建机场、管后勤的,其他那五个军团可都是肩负着沉重的打仗任务。
不过,那五位兵团司令后来的情况各有差别。像13兵团的司令邓华、3兵团的司令陈赓、19兵团的司令杨得志,还有20兵团的司令杨成武,他们回国之后,都还是受到了重用。
9兵团的头儿宋时轮,他既没去大军区当领导,也没在总部机关混个职位,反倒是转身搞起了军事教育。对于一个一直在一线带兵打仗的将军,这待遇就像是被晾到了一边。
长津湖战役的表现对结果影响很大。说起这场仗,宋时轮心里挺不是滋味,他后来归纳了六点经验教训,相当深刻。
志愿军总部做了统计,长津湖战役里,第九兵团有28954人因严寒冻伤,还有超过4000人不幸冻亡。更痛心的是,像20军的59师177团6连、60师180团2连这样整个连队都被冻死的情况也出现了。这些非战斗原因导致的伤亡,占了整个兵团损失的80%,真是让人心里难受。
宋时轮没逃避责任,他直接给志愿军司令部和军委发电报,说第九兵团这次打得不咋地,任务没完成,还损失了不少人。接着,他又自我检讨,列出了六个问题所在。
一个原因是兵团对战场环境不够了解,之前没做足功课,导致对敌人和环境的判断都出了差错。宋时轮特别指出了一个问题,就是棉衣不够暖和,还有就是美军的机械化水平实在太高了。
在去盖马高原前,我本该听东北军区后勤头儿李聚奎的劝,在沈阳多待几天。要是那时候就换上了棉大衣、棉靴子、棉帽子这些保暖家伙,咱们部队因为冷而掉队的人数就会少很多,也不至于好多队伍都追不上前面的行程了。
另外,部队在训练和教育中缺少贴近实战的内容。宋时轮觉得,9兵团之前主要在咱们国家的华东区域打仗,所有的指挥员和战斗员都对朝鲜那糟糕的天气不太适应。所以,一到朝鲜,整个兵团都没能做好足够的心理调适。
如果在训练时多搞点逼真的实战练练手,那结果肯定会好很多。这方面我确实没想到,得好好反省下自己。
第三个要说的是部队的后勤保障。在朝鲜战场上,咱们给前线送物资真的挺难的。不过,要是咱们一开始就能好好规划一下,多准备几个应对方案,那也能想尽办法把物资多送到前线战士们手里。
这事儿没办妥,让打仗的时候多亏了本,兵团得担很大的责任。
第四个问题是战前侦察工作没做到位,没料到美军行进得那么快。第九兵团的很多战士,老早就按照计划,提前好几天就藏在了要打仗的地方。但真开打的时候,时间却跟预想的差了好多,结果导致战士们在藏着的时候,出现了大批被冻死冻伤的情况。
美军撤退那会儿,志愿军人数大大减少,光靠走路去追美军那四个轮子的车,实在是太难了。就这样,美军的主力部队还是成功逃脱了。
第五个问题是兵团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顺畅,宋时轮特别指出了“26军调往南方的时间太晚了”。说实话,宋时轮确实发出了相关指令,但26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是出问题。
1950年11月30号那天,宋时轮一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的指令,立马就让26军火速前往五老里,去把包围圈的那个缺口给补上。到了12月2日,司令部又发来电报,催着第九兵团快点到,说是既要赶紧去堵截敌人,还得加强黄草岭那边的防守。
宋时轮明白这事儿的严重性,就重新安排了计划,叫26军在12月3号晚上去打下碣隅里。但现在26军已经连续打了好几天仗,累得不行,而且他们的几个师还得走60多公里才能到地方。军长张仁初就跟宋时轮说,能不能晚一天再动手,宋时轮想了想,答应了。
张仁初和李耀文政委琢磨着,得赶紧让部队先到战场上,然后再找时间休整。所以他们赶紧让76师、77师、88师往打仗的地方赶。但那天风雪实在太大了,76师倒是硬着头皮上了,77师和88师却拖到了3号下午才动身。
77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他们在3号那天,下午4点钟就出发了。结果一到晚上,就找不到北了。没办法,只好在4号凌晨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原来的地方,重新琢磨了下该怎么走,然后才再次出发。这样一来,他们压根就没机会喘口气,还因为一直忙着赶路,累得根本没法好好打仗。
宋时轮没别的办法,只能再往后推一天,决定让26军在12月5号那晚7点动手开打。
不过到了12月5号,部队还是乱糟糟的。那天一早,77师就来了一个团,88师还有两个团呢,结果它们离战场还有二十多公里远。再加上路上损失了不少人,26军的战斗力直接掉了一半,根本没法打仗。所以,他们又把战斗计划往后推了一天。
乱到这个份上,后面的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。6号晚上刚开打没多久,26军就没了战斗力,就剩下77师的231团还能灵活追击敌人。
但这个独苗种子的表现让人有点哭笑不得,它在追击的路上竟然走丢了方向。等231团的先锋2营好不容易摸到美军附近时,时间都已经溜到了7号早上的3点钟。按理说,碰到了敌人就该赶紧动手阻拦,但奇怪的是,231团的团长却让2营撤了回去。
团长发现周围没有兄弟部队支援,单靠他们难以完成任务,于是决定撤退,避免更大损失。
现在离志愿军原本计划的进攻日子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,战况紧急,要是五天前26军能够发动攻击,美军想要突围就得付出惨重代价,真是遗憾。
宋时轮发现26军那边半天没动静,赶紧让20军的58师和60师去帮忙,不过这时候确实有点赶了。说实话,26军南调这事,主要责任并不在宋时轮身上,但他还是主动承担了下来。从这点就能看出,宋时轮是个不推卸责任的人。
到了第六条,宋时轮更是直接挑明了说:“这事儿我得扛大头责任。”他指的就是第九兵团在长津湖那场硬仗里,没能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圆满完成。说白了,他觉得主要问题出在自己这个带兵的指挥官身上,这种勇于担责的态度,还是挺让人佩服的。
要是早点领悟到这六条经验,战斗的结果肯定大不一样。但话说回来,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呢,现实就是错过了就没法重来。
宋时轮对那些战死的士兵心里头一直过意不去。1952年,他接到命令要回国,当车子快开到中国地界时,他让司机先停下。接着,他自己下车朝着长津湖那边望了好久,摘下军帽默默地敬礼,低着头,好一阵子都没说话。
旁边站着的警卫员本想跟他说时间不早了,但走近一看,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。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